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培養方案(070102)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
1、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道德、科學和文化素養及數學思維能力,掌握計算數學或信息科學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能,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夠适應數學與科技發展的需求而進行知識更新,能夠解決信息技術或科學與工程計算中的實際問題的數學應用人才。畢業後可以繼續在國内外攻讀數學或數學交叉領域的研究生,或在科技、教育、信息産業、經濟金融、行政管理等部門從事研究、教學、應用開發和管理工作。
2、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和信息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掌握基礎數學、計算數學、應用數學、運籌學及概率與數理統計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接受數學建模、計算方法、程序設計和應用軟件等方面的系統訓練,具有解決信息技術或科學工程計算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及相關軟件的研發能力。
3、畢業生能力
I. 具有紮實的數學基礎,初步具備從事數學或計算數學研究與應用的能力。
①.接受系統的數學思維訓練,掌握數學科學的思想方法,具有紮實的數學基礎和較強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②.具備數學研究或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初步能力;
③.掌握計算數學的理論和方法,具有較強的算法理論、算法分析與設計能力;
④.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以及運用現代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
⑤.具有較好的數學文化素養,了解數學的曆史概況和廣泛應用,以及當代數學的新進展;
⑥.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知識更新能力。
II. 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包括常用語言、工具和專用軟件),具有較強的編程能力;
III. 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操守,了解所要從事行業的基本工作内容及相關法律法規。
①. 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質、文化修養、社會道德等人文素養;
②. 具有實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嚴謹務實的科學精神;
③. 了解與數學相關的軟件、教育等職業和行業的研究與開發的法律法規;
④. 熟悉實驗報告以及科技論文撰寫規範。
IV. 具有良好的溝通和交流能力。
①. 至少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并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
②. 具有團隊協作精神,具有較強的适應能力、溝通能力和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
③. 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競争與合作能力;
④. 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積極的人生态度,能夠适應科學和社會的發展。
4、修業年限
四年.
5、授予學位
按要求完成學業,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6、主幹學科
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7、核心課程
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概率統計、物理學、常微分方程、複變函數論、離散數學、微分方程數值解、程序設計與算法語言、數據結構與算法、數值分析、數據分析、數學建模、運籌與優化。
8、專業特色
本專業以科學計算為主要方向。前三學年為基礎階段,主要學習數學、科學計算、計算機軟件的基礎知識及數學建模。第四學年選修課程包含科學計算、計算機軟件應用及大數據類課程,學生可選擇科學計算、計算機軟件應用或大數據等類選修課并作相應的畢業設計。
本專業與美國奧本大學數學系簽訂了3+2聯合培養協議。學生前三年如能達到美國奧本大學關于學分績點及英語的要求後可于第四學年到美國奧本大學數學系就讀兩年,達到相關要求後可獲得我方的學士學位及美方的碩士學位。
本專業與山西思軟、北京中科普開等公司簽訂了實習基地協議,選擇計算機軟件應用方向與大數據方向的學生也可于第四學年到實習基地進行專業課程學習和畢業設計。
9、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計算機語言實習(Java語言)、數據庫課程設計、畢業實習及社會調查(實踐)、畢業論文(設計)等。
10、主要專業實驗
物理實驗。
11、畢業總學分及總學時基本要求與分配
課程類别 |
課程性質 |
學分 |
占總學分比例 |
學時 |
占總學時比例 |
通識教育課程 |
必修 |
31.5 |
17.0% |
552 |
24.7% |
選修 |
10 |
5.4% |
160 |
7.2% |
學科基礎課程 |
數理基礎 |
必修 |
12 |
6.5% |
192 |
8.6% |
大類基礎 |
必修 |
37 |
20.0% |
592 |
26.5% |
專業基礎 |
必修 |
14 |
7.6% |
224 |
10.0% |
專業課程 |
必修 |
22 |
11.9% |
352 |
15.8% |
選修 |
10 |
5.4% |
160 |
7.2% |
教學環節 |
通識實踐 |
必修 |
15.5 |
8.4% |
8周/360學時 |
____ |
專業實驗 與專業實踐 |
必修 |
33 |
17.8% |
____ |
____ |
畢業總學分(總學時) |
185 |
100% |
2232 |
100% |
注:需要學生自己選學的課程有三類:
(1)通識選修課:10學分。通識選修課分5類:人文社科類、自然科學類、經濟管理類、藝術體育類、工程技術類。每個學生至少選擇三類課程,且文科學生至少選修一門自然科學類或工程技術類課程,理工科學生至少選修一門人文社科類課程;每個學生必須從藝術導論、音樂鑒賞、美術鑒賞、影視鑒賞、戲劇鑒賞、舞蹈鑒賞、書法鑒賞、戲曲鑒賞中選擇1門;
(2)創新創業實踐:2學分,依據《澳门新葡萄8884官网“創新創業實踐學分”評定和管理辦法》修讀創新學分;
(3)暑期社會實踐:2學分。
12、主要課程關系結構圖